厦门机场旁,2.7万平无人岛遭采石破坏,如今修复有说道
厦门高崎机场跑道尽头,那片海域,藏着个小秘密——大离浦屿。2.7万平方米,搁北京,也就一稍微阔绰点的四合院。但人家是座货真价实的无人岛,还是离机场最近的那种。你别说,这画面挺有意思:一边是钢铁巨鸟呼啸而过,一边是海岛静卧,听着海浪声,这算不算魔幻现实主义?
知道为啥我对这小岛感兴趣吗?不是因为它风景多美,也不是因为它有多大的开发价值。而是它身上,浓缩了一部关于“折腾”的历史。
这岛,原本也是个硬茬子。地质报告上说,那是海蚀地貌,也就是说,是经过几百万年海浪拍打才形成的。你想啊,多硬的石头,能扛住海浪千万年的“温柔”攻势?结果呢?扛住了大自然,没扛住人。上世纪,岛上的花岗岩被挖了个底朝天,用来盖海堤、修水库。这操作,相当于直接把岛的盔甲给扒了。没了保护,海岸线崩塌,伤痕累累。
这就像是,你辛辛苦苦攒了半辈子家底,结果被熊孩子一把火烧了个精光。心疼不?岛也心疼啊。
更逗的是,这岛的名字。从“大二姆”到“大离亩”再到“离浦屿”,这名字的变迁,简直就是一部闽南语版的“变形记”。“大二姆”听着亲切,带着渔家人的浪漫想象;“离浦屿”则多了点历史感,跟薛浦村扯上了关系。至于“晾网埔”、“麻风岛”这些民间传说,就更玄乎了,给这小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名字这玩意儿,有时候比东西本身还重要,因为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和情感。
但你以为故事到这就结束了?Too young, too simple。
大离浦屿最牛的地方,在于它距离高崎机场只有2.5公里。啥概念?飞机起飞降落,你都能听见引擎的轰鸣声。一边是现代文明的象征——机场,一边是原始生态的小岛,这画面冲突感十足。更绝的是,岛的北侧立着导航标,南岸却绵延着金色的沙滩。这简直就是个微缩版的“冰与火之歌”。
退潮的时候,滩涂上全是牡蛎、扇贝壳,阳光照上去,闪闪发光。岩缝里,招潮蟹挥舞着大钳子,忙得不亦乐乎。这小小的生态系统,充满了生机。站在这岛上,看着飞机起落,听着海浪拍打,你会觉得,时间和空间都变得模糊了。
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观呢?说白了,就是“对比”。没有机场的喧嚣,你不会觉得小岛的宁静有多珍贵;没有工业的痕迹,你不会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。
2011年,大离浦屿被列入首批开发无人岛名录。这事儿,听着挺吓人的,是不是?又要开始“折腾”了?好在,这次人类长了记性。《厦门海域无居民海岛管理法》及时出台,开始对小岛进行系统修复。现在,东南海域搞起了牡蛎吊养、网箱渔业,既延续了传统,又兼顾了可持续发展。
记住:保护生态,不是要完全禁止开发,而是要找到一种平衡,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式。
当然,这岛上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。草丛里,偶尔会窜出几条蝮蛇。这些小家伙,就像是自然的守护者,提醒着人类:别嘚瑟!大自然可不是好惹的。
所以说,大离浦屿的故事,就是一个关于“破坏与修复”、“发展与保护”的故事。它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人类的贪婪和智慧,也照出了大自然的 resilience (韧性)。
这就是为什么,我会觉得这小岛很有意思。它不仅仅是一块石头,一片沙滩,几棵树,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教材,告诉我们:人啊,要学会敬畏自然,克制欲望,才能活得更长久。人真的是太难了,既想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,又不想破坏原生态的美好。这种矛盾,简直就是人类的终极形态。
下次有机会去厦门,别光顾着逛鼓浪屿了,抽空去看看大离浦屿。站在那儿,吹吹海风,听听海浪声,没准儿你能悟出点啥来。
热点资讯
- 别人越幸福,他们越嫉妒的三大星座,是你吗?
- 有猫腻!名记炮轰足协:选帅小组拒绝老帅却选伊万,他还不如李铁_国足_陈华_技战术
- 白宫新闻秘书:美政府将在法庭上回应哈佛大学诉讼
- 厦门机场旁,2.7万平无人岛遭采石破坏,如今修复有说道
- 朴槿惠:无儿无女又如何,出狱后买25亿豪宅养老,院墙都有10米高
- 临沂市中医医院:孩子身高焦虑看这里!春天一起长高高
- 大众CC,只要15万了……
- 特朗普重返白宫 多项政策受质疑
